繁星花
科名:茜草科。

屬名:繁星花屬。

別名:星形花、雨傘花、草本仙丹花。

原產地:熱帶非洲。

花:紫、紅、白、粉紅、桃紅色,花序,聚繖花序,花瓣數,5瓣,花的大小,大約 0.3 至 0.5 公分,花期,春季、夏季、秋季,葉形,披針形。

性狀分類:多年生草本。

園藝分類:觀花植物。

繁殖方式:播種及扦插兩種,播種期宜在晚秋進行,發芽的適溫約22~26℃,播種後約7~10天發芽,生長適溫約18~21℃。扦插法時,以春、秋兩季最適合施行,剪取具3~4節之枝條為一插穗,插於砂床,注意保持溼度。

栽培方式:繁星花的栽培環境以全日照或半日照為宜,日照不足枝條會徒長,並且會開花不良。土壤選擇排水良好的有機質砂質壤土即可。植株耐旱性,耐蔭性強。開花期用花肥每星期施用一次,促進開花及延長花期,花期過後需立即剪除殘花並再補充肥分,可促使新枝再生,周年花期不斷。但冬天不耐,15℃以下生長不良,10℃以下無法越冬。

形態特徵:繁星花在溫暖的地區可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但不耐寒,北部多為一年生栽培。株高約30~60公分,植株表面有細細的茸毛,花為聚繖花序,著生在頂端,小花成筒狀,花冠五裂成星形,就像是數十朵的小星星聚集成一個個花球,故名"繁星花",令人駐足欣賞,連蝴蝶都喜愛親近採花蜜。

網頁內容取材整理自:維基百科農業知識入口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景觀植物介紹認識植物